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网站近日刊登文章,题为《为什么高强度运动令饥饿感减退?》,作者是格蕾琴·雷诺兹,作者认为,高强度运动后反而不那么饥饿的原因,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于运动后产生的一种分子。而运动强度越大,这种分子产生的就越多。全文摘编如下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英国《自然》周刊6月1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,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表示,高强度运动后饥饿感减退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运动后产生的一种分子。人们在老鼠和比赛用马的血流中也发现了这种分子,它们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的数量要远高于在温和运动后出现的数量,这表明高强度运动可能是控制我们在运动后吃多少食物的关键。
众所周知,健身和饮食之间的关系很棘手。研究表明,通常开始运动、但是不同时控制卡路里摄入量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重极少,而且还可能增重。许多因素影响了这一结果,包括锻炼者的健康状况、体重、饮食、性别、遗传基因、新陈代谢速度,甚至运动的时间。一些试验表明,早晨运动可能会比晚些时候运动消耗更多的脂肪。
食欲也很重要。如果你在运动后的几个小时里感到十分饥饿,那么你摄入的卡路里很容易会多于你燃烧的卡路里。到底是什么导致我们在运动后饿或不饿呢?几十年来,科学家已经知道多种物质——比如瘦素和胃饥饿素等激素——会进入大脑,促使我们食欲增进或减退。
研究显示,运动会改变这些物质的水平,但饮食和睡眠习惯也会改变它们的水平。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怀疑某种由运动引发的反应会影响食欲。
因此,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、美国贝勒医学院、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利用新技术,追踪运动后在血流中更多出现的分子。他们从小鼠开始试验,让它们在微型跑步机上做加速跑,直到精疲力竭为止。科研人员在小鼠跑步前后分别抽取其血液,然后比较数千种分子的数量变化。
有一种分子增加得比其他分子都要多。此前就有一些关于新陈代谢和运动的研究揭示过这一点,但它的化学和生物作用仍然未知。现在科学家发现,这种新分子——它是乳酸和苯丙氨酸的混合物——的产生显然是为了应对运动期间释放的大量乳酸。科学家将其命名为“Lac-Phe”。
研究人员猜测,Lac-Phe可能与运动后的能量平衡有关,因为能产生这种分子的细胞与能量摄入和体重密切相关。研究人员认为,也许这会影响食欲。为了找到答案,他们给肥胖的小鼠注射了某种形式的Lac-Phe,这些小鼠通常食欲旺盛。但它们的进食量下降了30%以上。它们在注射Lac-Phe后显然不那么饿了。
研究人员随后又把目光转回到运动上。他们繁育只产生很少或不产生Lac-Phe的小鼠,让它们一周五次在跑步机上竭力奔跑,如是持续数周。每次奔跑后,这些动物都被允许随意进食高脂肪食物。通常情况下,跑步可以帮助老鼠避免体重增加,即使是在高卡路里饮食的情况下也是如此。但是,这些不怎么产生Lac-Phe的小鼠体重猛增,它们吃得比过去更多,体重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多了25%。
Lac-Phe似乎是解释运动令小鼠免于增重的关键。如果没有它,同样的运动会导致暴饮暴食。
最后,研究人员检查了其他进行运动的动物体内的Lac-Phe。他们先是在比赛用马的血流中发现了这种物质——高强度奔跑后的Lac-Phe水平远高于奔跑前。随后,他们让8名健康的年轻男子进行3次运动:第一次是悠闲地骑90分钟自行车,第二次是举重,第三次是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数次30秒骑行冲刺。每次运动后的Lac-Phe血液水平都达到峰值,但骑行冲刺后的Lac-Phe水平最高,其次是在举重之后。长时间的温和运动产生的Lac-Phe水平最低。
换句话说,运动强度越大,生成的Lac-Phe就越多,而且至少在小鼠身上,食欲似乎减退得越厉害。
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教授、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行为神经生物学专家理查德·帕尔米特说:“研究结果令人着迷,为我们对运动和体重管理的认识增加了新的维度。”
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人类表现临床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巴里·布朗说:“我们一直知道,目前看来能够调节食欲和食物摄入量的分子菜单——比如瘦素和胃饥饿素——是不完整的,而这一新的代谢物/信号分子在清单上具有潜在重要意义。”
假设这一过程在人类身上和在小鼠身上有同样的效果,那么Lac-Phe的发现对人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该研究的作者、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助理教授乔纳森·龙(音)说,如果我们想避免运动后暴饮暴食,那我们或许需要加大运动强度。【编辑:谢艺观】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人人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